为夯实新质生产力发展人力资源基础、助力“百千万工程”,2025年广东省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活动之一——“网络强村”百名乡村网红技能提升学堂6月27日在广东财经大学举行。 荔枝压弯枝头却愁销路?梯田云海锁在群山无人欣赏?当丰饶的乡土撞上“酒香也怕巷子深”的困局,谁能以技能为犁,破开这“重峦叠嶂”? “百千万工程”有“技”加持 近年来,越来越多技能人才走进乡村,利用自身的“技能点”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还有不少成为了乡村网红。 “今年暑假我还是会带领学生前往乡镇。”“青椒姐姐”朱立芳并不是第一次带领学生前往田间地头响应“百千万工程”,展开调研、培训工作。去年夏天,朱立芳与学生们在潮州市登塘镇相继做了直播培训、直播带货预热等活动,助力登塘镇的自媒体发展和网络传播度提升。 “青椒姐姐”朱立芳进行分享 “我们也意识到其实这是一场‘接力赛’,短期帮扶需与长期支持形成合力,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朱立芳诚挚地表达,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力量,让更多的人了解农业账号的运营,有更多年轻的力量加入“百千万工程”,共同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另一边,分享会刚结束,“朱班长朋友圈”朱燕妮便被同村乡亲们层层簇拥,田间地头的老朋友瞬间挤满了她的新好友列表,“我的账号取名‘朱班长’,就是把自己当作乡亲们的班长。” “通过视频,我们卖出了两万斤的丝苗米。”言语间,朱燕妮满是自豪。为还原丝苗米的文化基因,朱燕妮曾多次带领团队前往中国丝苗米发源地,用镜头记录下从丝苗米改良到现代农人耕作的完整传承,这些影像不仅让消费者重新认识了丝苗米,更直接带动当地销量增长。“最重要还是运用自身在短视频的优势,帮助更多的企业和农户建立自主数字运营能力,让更多人看到乡村的变化。” 国赛冠军解码“技术+流量”双杠杆 在现场技能集市中,第二届国赛全媒体运营项目冠军葛蓝带来了轻量化AI工具包的现场体验,只见她摊位前人头攒动,不少人排着队正等待咨询。 乡村网红或许是打通城乡资源的“流量入口”,又或是撬动“百千万工程”持续进行的另一杠杆。在葛蓝看来,乡村网红在产出短视频和直播的同时,深入挖掘当地特色、整合资源与政策、传递乡村故事,推动农产品深加工提升附加值,带动了线上线下融合发展。 技能市集现场 “技能人才在服务‘百千万工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葛蓝认为,技能人才不仅可以提供技术支持,补齐乡村数字化短板,协助搭建低成本易操作的电商直播平台,降低技术门槛。还可以通过“技术+艺术”手段,如AI绘画生成乡村民俗插画,传播乡土文化,打造乡村IP等。 在助力“百千万工程”这片广阔的田野上,技能人才正成为重要的力量。他们以技术为犁、流量为渠,在乡土深处开垦出具备不同景色的试验田。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 陀艳 |
丁玲芳:做好矛盾“解铃人” 巧解群众“千千结”潜山市:乡村篮球赛战火重燃在这座皖西南小城,第二届农民篮球联赛正式拉开战幕来自各乡镇的篮球爱好者们齐聚一堂,在简易球场上挥洒汗水没有专业裁判,没有豪华场馆,但村民们热情不减,场边加油声此起彼伏这项被当地人亲切称为村BA的赛事,已经成为潜山乡村文化的新名片参赛选手们白天劳作,傍晚训练,用最朴实的运动方式诠释着对篮球的热爱赛事组织者表示,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带动更多人参与体育锻炼比赛采用循环赛制,将持续一个月虽然奖品并不丰厚,但村民们更看重的是这份难得的欢乐与交流机会不少在外务工的年轻人特意赶回老家参赛,他们说:能和老乡们一起打球,比什么都开心“中国好人”崔小妮:因病逝世后捐赠器官帮助6名病患炎炎夏日送温情 志愿服务暖人心近日,一场以夏日送清凉为主题的志愿服务活动在多地火热开展志愿者们顶着烈日,为户外工作者和特殊群体送去防暑降温物资,传递社会关爱在活动现场,志愿者们分工协作,有的负责熬制绿豆汤,有的整理清凉包,还有的走街串巷为环卫工人、快递小哥等送上矿泉水、清凉油等防暑用品一位收到清凉包的环卫工人感动地说:这么热的天,能喝到冰凉的绿豆汤,心里特别温暖据悉,本次志愿服务活动共发放防暑物资2000余份,服务群众超过3000人次主办方表示,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让更多人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同时也呼吁市民尊重户外劳动者的辛勤付出活动还特别关注了孤寡老人、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志愿者们上门为他们检查防暑设施,讲解防暑知识,确保安全度夏一位社区负责人表示:这样的活动不仅送去了清凉,更送去了关爱珠海发布台风蓝色预警!市民需加强防范措施